绿化白蚁防治技术方案
第一节 现场勘察结果
1.白蚁危害情况
1.1、城区人造树(人工移栽的乔木):
1.1.1白蚁危害非常严重,主要是香樟、桂花、---,其中香樟树白蚁危害最为严重,特别是城区周边道路两旁近两年新种的小树,为害率初步估计达90%以上,被蛀至千疮百孔,也有个别的樟树被蛀死。
1.1.2值得注意的是:城区中心区域道路两旁乔木和公园的乔木,由于这些地方树龄比较大,虽然也看到有白蚁的踪迹,但基本上为害率不高,对树木的生长影响较小,特别是公园这一块植被比较丰富的地方更加明显。
1.2、城区公共绿化地:白蚁对公共绿化地的小灌木也有一定的危害,城区新造的绿化地有些地方还是比较严重,有些植物的根部全部给白蚁蛀食,致植物死亡。
2、白蚁种类
危害主要种类是:黑翅土白蚁
危害次要种类是:黄翅大白蚁、台湾乳白蚁、黄胸散白蚁。
第二节 城区园林白蚁危害成因分析:
不可否认,园林绿化发生白蚁危害情况特别严重。当中成因值得深入研究。具体分析如下:
在一个城市生态系统中,某种生物突然成优势种群,一般认为是:一是环境特别应合其生长繁殖;其次是抑制其生生长的因素消失或减退。因此,城区园林白蚁危害严重的成因,应该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分析:
2.1 生态系统不稳定导致蚁害严重。衡南县城是新建的城镇(2004年立县),大部分新建的区域是在将山丘推平后建设而成,这样,原有稳定的生态系统被摧毁,生物多样性几乎被铲除,然而白蚁是地下害虫,一直在土层里生活,即使植被被推平,白蚁种群仍然留下来,这样,新种的树木很快成为白蚁唯一的食物来源。加上白蚁的天敌如黑蚂蚁等捕食性生物的群落还没建立起来,无法对白蚁的
生长繁殖产生抑制作用,这样,白蚁在失去自然天敌抑制的作用下,种群数量爆发是必然的现象。
2.2移栽的树种特别适合白蚁。城区主要树种是香樟、桂花。而它们正是白蚁最喜欢取食的树种,有句行话:“十樟九空”,说明樟树容易招惹白蚁为害。
2.3新种的树木容易遭受白蚁的危害,一般来说,即使出现白蚁,生长旺盛的树木,有抑制虫害侵害的机制,不容易受到白蚁蛀食的。但当时势变弱,特别是移栽后,很容易被白蚁有机可乘,甚至被白蚁蛀死。
2.3、公共绿化地白蚁危害主要原因是:土壤埋没许多枯枝落叶、树头、建筑废木料,加上长期淋水,形成湿润的环境,供白蚁生长繁殖。
第三节 防治对策与防治目标
3.1、防治方案的制订依据
3.1.1 招标文件的要求:以防为主、防治结合、综合治理。文件明确防治方针是:白蚁综合治理(IPM)
3.1.2现场白蚁发生情况:原来的山丘环境留下比较多白蚁巢群。新开发的区域白蚁最严重。
3.1.3 国家标准:总则明确要求白蚁防治应以生态环境治理为核心的白蚁综合治理(IPM)。
3.2 防治对策:事实证明,使用化学药物防治害虫,只能短期凑效,过后害虫会报复性增长,过度使用药物还会造成环境污染。因此,害虫防治必须尊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策略,园林白蚁防治应该从城市生态系统出发,采取包括保护天敌、促进树木健康生长的栽培措施、白蚁物理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,营造利于天敌和树木生长的环境,力求消除和削弱白蚁孳生的条件,使在城区范围内将白蚁群体密度长期控制在极低的水平,这就白蚁综合治理(IPM)
3.3 防治目标:经三年对城区白蚁综合治理,白蚁群体和种群数量大幅降低,生态得到良性的恢复,蚂蚁为主等天敌数量增加,使城区园林绿化的的白蚁得到有效的自然天敌控制,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,简单来说:就是三年后很长时间内不再需投入经费治理园林白蚁,象邻近县市或者衡南老城区一样,园林白蚁靠自然天敌控制就不造成较大的为害。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,通过诱杀城区绿地的白蚁,大幅降低城区范围内白蚁巢的数量,使城区内房屋受白蚁危害的威胁大幅减少,真正为市民做实事。
3.4防治标准
3.4.1招标文件要求的标准:中心城区乔木白蚁防治效果99.5%以上;周边城区乔木白蚁防治效果95%以上。
3.4.2防治标准验收方法:与采购人代表一道,城区中心和城区周边分別随机抽查一千棵乔木,城区中心少于5棵和周边少于50棵乔木有白蚁为害的,则为防治效果合格。每月底抽查一次,作为当月防治效果评价。
3.4.3承诺
对防治目标的承诺:确保城区园林白蚁得到长期有效控制,三年防治期后,如白蚁为害反弹,本司承诺延期二年无偿按原措施承担白蚁防治服务。
对防治标准的承诺:确保经一年的白蚁危害治理,即从合同期第二年的第一个月开始,每月都能达到以上防治标准。否则,无条件整改,并扣除当月工程费10%作为质量不合格罚款。
4.项目施工重点
4.1建立白蚁监测与诱杀系统,使城区园林绿化地白蚁群体(巢)大幅下降,将蚁害长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。
4.2城区周边主要绿树是树龄较少的香樟,受到白蚁危害严重。通过肥水管理强状树势,压灌呲虫啉水剂灭蚁保护树木。此项工作是本项目重点。
5.项目施工难点
5.1以目前的药物及施工技术,控制园林白蚁危害是没有困难的。难点在于如何摆脱对化学防治的依赖,经三年治理后,白蚁危害不会反弹,靠树木自身的防御和自然天敌的控制,避免白蚁对树木绿化地的危害。处理好白蚁化学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,将是本项目施工的难点。
6.难点解决方法
6.1选择对靶标害虫选择性強,对环境友好的药物。本项目化防主要着重使用吡虫啉,对哺乳动物乚D50是2000毫克/公斤,属徴毒药物。
6.2化学防治施药方式主要是往树头土壤灌药,用打孔高压灌入土壤深层的方式施工,除了精确施药于蚁路外,主要减少淋药于地面的方式对环境的影响。
6.3全面采取诱杀白蚁的方式灭杀蚁巢,在确认诱到白蚁后才能施药,确保药物精确施入蚁道内,减少外溢对环境的影响。
6.4尽量使用物理方法灭蚁。白蚁分飞季节,在城区绿化地设置太阳能紫外线诱虫灯,杀灭成蚁。采取长波长紫外线灯,防止对天敌有益昆虫的伤害。
7.园林绿地白蚁防治技术措施
7.1建立白蚁检查制度
本项目园林绿地白蚁检查,是项目的核心措施之一,是指导防治工作的必要步骤及评价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。因此有必要制订白蚁检查技术规范:
7.1.1检查工具:尖嘴专用锣絲刀、手电钻、小铁铲、电筒、白蚁视像探测仪、笔、检查记录表。
7.1.2白蚁种类识别:统一以兵蚁作为识别样本。土栖白蚁兵蚁头壳椭圆形,囟不明显;蚁路是泥被状;乳白蚁兵蚁头克椭圆形,有明显的囟,并会吐白乳,蚁路线条状;散白蚁兵蚁头壳长方形,蚁路线条状。
7.1.3为害程度分类:严重级:白蚁危害致树生长受影响,树皮內层被蛀食较多树心被蛀空。中度级:树生长暂未受影响,白蚁有蛀食树皮內层或木质部但未被蛀空;轻度级:白蚁仅食树皮的表层,对树的生长无影响,为害高度不超过一米高。
7.1.4检查适合时间:温度25度是白蚁活动高峰期,因此春、秋季是白蚁适合的时间。每年4、5月检查一次,9、10月检查第二次。
7.1.5为害率计算:以一条马路或一个公园为单位,检出白蚁树的数量除以全部检查白蚁树的数量。并且分别算出重度、中度、轻度白蚁危害率。
7.1.6检查程序:树头一米范围的土壤,观察蚁路及分飞孔;树头与土壤接合处,观察蚁路;树干表皮是有蚁路、白蚁活体、表皮被蛀食的程度,木质部是否被蛀,程度如何,是否有白蚁分飞孔。
7.17无损伤检查:尽量使用视像白蚁探测仪检查,不得随意对树进行损伤性开孔、剥皮等检查,蚁路亦作最小的破坏,以免惊走白蚁,给防治带来困难。
7.2建立白蚁监测系统
为了切实将城区内白蚁的群体数量大幅降低,减少白蚁对树木、绿地、房屋的威胁,仅仅对树木处理白蚁是不够的。白蚁危害特点是隐蔽,主要活动区域是土壤。因此,在城区范围内,设立白蚁群体的监测系统,通过诱杀白蚁的方法,从而达到本项目长期控制白蚁危害的目标。
7.2.1白蚁监测装置:长20公分方形松木木桩,木方的边长为5公分,中间开孔便于检查白蚁及预留施药的开孔。
7.2.2监测装置安装规范:将监测木桩用铁锤钉入土壤中,露出地面2公分。两个监测木桩之间不少于10米。一个测试装置可以监测100平方面积。
7.2.3人造乔木白蚁监测:监测朩桩尽量紧贴树头钉入土壤。对树势生长较弱、外径少于30公公的香樟等树必须安装白蚁监测装置。
7.24绿化地白蚁监测:前后左右每隔十米安装白蚁监测装置,对白蚁活动的监测形成一个全覆盖的监控制系统。
7.2.5白蚁监测装置检查:对所有监测装置编号系统管理,每年4至10月每月全面检查一遍。并且记录在案。
7.2.6白蚁发生情况汇总表:以一条马路或一块绿化地作为一个单位,统计白蚁监测装置白蚁检出率,绘制汇总表,以显示整个城区白蚁
上一页: 家里飞出了“幺蛾子”
下一页: 广东又到白蚁分飞季,如何防治?